2006-01-12

中國超市

週一,奉戲劇老師之命得進城看一部頂嚴肅的戲。下午三點多,我下了山跳上火車前往了倫敦。

倫敦的中國城位於萊斯特廣場(Leicester Square)。處於熱鬧繁華的西區,離我看戲的滑鐵盧車站只差三站。在火車上的時候我就盤算來去中國超市買點什麼吧,離七點半的戲也還早,大致是可以慢慢的逛一會兒。

今天中國超市如同往常一樣,人擠人水瀉不通。在入口就開始以「排隊」方式選購物品。遇到這種情況總是很愕然,卻每次仍毅然決然投入人群之中。這種人多的時候,挑東西不能太慢不然會不小心阻擋交通,然後回心轉意想回頭拿東西時也很痛苦,會讓你覺得五公尺遠的盒裝豆腐感覺像兩小時的跨年車陣。


逛中國超市絕大多數都是華人,操著各式的中文跟身旁的朋友談天,或是巴住整理商品的歐巴桑詢問貨品所在處。很怪的,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,在中國超市裡完全不知道該講哪國話。有時候講『借過』, 有時候『excuse me』,有時候則是一個勁的擠。講到這不免提一下之前幫室友買蝦米的事情,那時我用國語問歐巴桑:『請問蝦米在哪?』結果她用一串粵語回我,我只好再問一次:『請問蝦米在哪?』結果她還是用一大串粵語回我。我硬著頭皮朝她指的方向找去,想當然爾並沒有找到,只好在那區域磨菇很久,逮住機會再問另一個人。這次我學乖用英文問,沒想到她還是用粵語回我。我依稀聽懂她在跟我說:『妳還沒找到蝦米阿...』 原來... 她就是原本那個歐巴桑 (-____-|||)。

如同買蝦米的混亂情形一樣,那種「假設你會說中文...,但若你說的中文不是我會說的中文...?」的尷尬與猶疑總是存在,中國超市裡的語言比我想像中複雜許多。

我在超市裡買過的東西不算多,但幾乎每次都會買一包九層塔。英國的九層塔(Basil)小小一盒幾片葉子就要台幣三十幾元,連炒一道菜都不夠用。我在自己窗檻上種了一盆,生長的速度龜速到我深信它果然是「英國種」。中國超市的九層塔是從泰國進口的,比較廉價而且味道也比較熟悉。我想到之前在台灣逛園藝店的時候一大盆九層塔只要台幣20元,還是道地的「台灣人」,心裡當下就飄過一絲淡淡的溫暖和想念。好在我只是來這作客,一盆20元的九層塔並不會變成想得到卻又得不到的夢幻物品。只是回去後會不會買,倒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
來逛中國超市除了買東西還可以順便觀察英國的華人圈子。在這邊開店的幾乎都是香港人,所以粵語是「官方語言」很正常。只是對岸的勢力越來越龐大,常常會有很多打扮入時的年輕男女操著普通話互相喊叫打鬧(我真的很想問為何他們那麼愛戴報童帽..)。我發現大陸人跟香港人講話要點就是「大聲」還有「批哩趴啦一大串」。相對的台灣人都比較安靜,而且常常自己一個人提著菜籃購物,所以變成了超市裡的「隱性華人」 不容易被發現。其實在那裡,不論你是說普通話還是粵語,捲舌還是不捲舌,或是不是在暗笑對方過時的流行,每個人都同樣急切地搜尋著屬於自己家鄉的符號。對前面結帳的短裙長靴女子來說,是幾包黑瓜子。對旁邊的那對情侶來說,是一把小白菜和米粉。而對我來說,則是一包泰國來的九層塔、一根很長的白蘿蔔還有一袋油豆腐。


於是那天我明白,原來大家都來這拼湊家鄉的記憶,買一個叫思鄉的產品。但是怎麼挑,都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物品有段差距。記得嗎?巷口的那個什麼攤子是怎樣的口味阿?還有老媽桌上曾經平凡到不行的菜是怎麼煮的?於是,每個人都站在冰櫃前,拿起那袋價格高昂的水餃,遙想著家鄉餐桌上那盤煮破皮的不知道是誰的傑作,進而撈起了一大段那時候溼漉漉的記憶。然後就會看到有人,不顧高昂的價格放進了菜籃,或是有人躊躇很久,最後忍痛放下。不管如何,大家心裡似乎都被播了什麼種子,流著一點血。



那天,我走出中國超市,拿著那根很長的白蘿蔔,不知該如何是好,索性把它折成了一半,跟九層塔、油豆腐一起塞進了包包,然後一路上就一直「虛線感很重」地背著包包看戲、坐車、回家。

我想到記憶找到機會逮住自己的這個橋段,然後我的白蘿蔔油豆腐九層塔如何在那一晚變成了我的影子,甩也甩不開的窘況。思鄉,原來無法輕易描繪。某些情況是,從其他人的眼中,生澀地、茫然地、尋著非屬於自己的記憶拼湊而來。

那是對著中國超市的歐巴桑講英文,
那是看人拿著冷凍水餃發呆,
那是我習慣性地放進一把泰國來的九層塔。

0 意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