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9-09

摩德文化和英倫電影



(刊於8月號Mens Uno中國版)

今年六月中,一台改裝機車在Bonhams拍賣會上以£36,000高價賣出。它是1967年出場的蘭美達,車身裝飾無數個後照鏡,滿佈徽章。它不僅僅是台拉風的改裝車,更是摩德少年奉為圭臬的電影《Quadrophenia》裡,主角Jimmy的傳奇座騎。就是這部速克達,一路帶領他從倫敦出發前往布萊頓海灘,沿路與摩德青年交朋友,和重機搖滾客對嗆,他們在布萊頓街頭大打出手,齊聲高唱的那一句‘We are the Mods’,至今仍在21世紀摩德少年的耳際祕密流傳著。

1965年,《Quadrophenia》裡的主人翁Jimmy無法認同自身中產階級家庭,只有在騎速克達,和同伴聽The Who時才真正感受活著的意義。這股六七零年代的摩德勢力(mods),穿著和態度間接影響了日後的光頭族(skinheads)。2006年發行的《This is England》,故事便由一群無所事事的青少年講起,他們剃光頭因為酷,懵懵懂懂參加了政治傳道,才發現跟想像中的大人世界不大一樣。光頭黨的國族意識和暴戾性格傳承至八九零年代,英國足球風潮四起,順理成章和全民運動結合,足球幫派少年(casuals)隨處可見,2009年發行的《Awaydays》便是以這群幫派少年為基底。

這三部記錄不同時代的英倫青年電影,演員均啟用非專業演員,甚至可說是活生生從街上揪來的少年甲、少年乙,因此更原汁原味捕捉了英倫街頭徬徨驛動的心, 三位主角和同伴的穿著、政治態度、音樂喜好都是當代英倫次文化的重大指標, 無論是在郵局打工的Jimmy、在學校被欺凌的Shaun、沒有朋友的Carty,他們都往群體尋找認同感和虛無精神的集體寄託,藉以擺脫現實的巨大無力。諷刺的是,電影卻在更虛無的環境下讓逼使他們成長,在回歸正常社會前,先行一步替他們告別了青春。三部電影都有一個無疾而終的結局, 而結尾也都一再將問題丟回觀眾: 「他們到底想要什麼?光明的未來為何那樣遙遠?」

這是每一時代邊緣少年註定的宿命。最終的夢想篤定幻滅,或變異成更客觀穩定的形狀,但他們留下了一絲絲線索,一點一滴改造了次文化版圖,甚至影響了當代潮流。緊身西裝和窄褲留下來了,速克達出現在裘德洛的腳下,馬丁靴一躍變成龐克象徵,連帽風衣和三線條紋讓運動品牌紅遍全球…,少年終於長大並沒入時代洪流,甚至提起皮箱晉升白領階級,但我們仍記得這些原始的氣味,這些都是關於夢和光明未來的故事。只要世界仍然運轉並未臻完美,這些元素將一再被革命與復興,創造出更多信奉「比死還更酷」的族群文化,成為未來青年更叛逆、更狂放的摩德詩章。




摩德 Quadrophenia

「我不想和其他人一樣,這就是為何我個摩德。」1965年,主角Jimmy受夠了單調無趣的生活,在一個週末決定和朋友驅車前往布萊頓海灘,他邂逅了美麗的女孩並墜入愛河,同時在布萊頓巷弄和搖滾族對峙引爆集體衝突。這一個週末改變了Jimmy的人生,然而一切都將在他重返倫敦後變調…。根據The Who搖滾歌劇專輯Quadrophenia發想的同名電影,將70年代摩德青年的理想世界穿插1964年發生的摩德對搖滾真實衝突事件呈現。電影裡的摩德族身著合身長版西裝或風衣,打領帶加皮鞋,斥資改裝速克達以凸顯流行品味。



光頭族 This is England

「有人說我們是種族歧視者,錯,我們是現實主義者。」電影在The Specials的音樂下,環繞1983年的一群青少年,善良的小男孩Shaun為了獲得群體認同加入光頭族少年,被光頭黨份子相中後,踏入更激進與反社會的世界。早期英國的光頭族只是極端摩德文化的另一種形態,常和倫敦近郊的牙買加裔小流氓(rudeboys)混在一起聽Ska(牙買加混爵士的音樂曲風)。直到70年代和政治牽扯上後,光頭族漸漸沾染上新納粹標籤,開始改聽龐克音樂如UK Subs。電影裡的青年熱愛足球,穿Ben Sherman格子襯衫,牛仔褲反摺配吊帶,加上馬丁鞋和臉部刺青等,都是光頭族的代表性符號。



足球幫派 Awaydays

「我一直在等待這一刻來臨!」愛聽Joy Division的雅痞青年Carty交了新朋友,並認識一群惡名昭彰、惹事生非的少年幫派‘The Pack’。他急欲融入團體,開始改變穿著和行為,和好朋友漸行漸遠…。受光頭族和70年代晚期的摩德文化影響,90年代這批青少年熱愛足球,以名牌服飾掩飾勞工階級出身,聽電子或英倫流行搖滾。電影中Carty穿上鱷魚牌POLO衫,將頭髮梳成陰柔感重的瀏海,套上連帽風衣夾克、牛仔褲加愛迪達鞋,便是標準足球幫派(casuals)的行頭 。




Quadrophenia主角騎的改裝蘭美達

0 意見: